【摘要】 目的 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于月经期的第5~7天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治疗后90%以上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较少,且病灶范围在40 mm以下的半年内消失3例,病灶范围在40 mm以上的半年内减小2例。结论 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关键词】 曼月乐;子宫腺肌病;左炔诺孕酮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对子宫肌层的良性浸润,产生弥漫性子宫增大,以往被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等。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根治手术只适用于年龄较大或无生育要求者。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临床则应用较广。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达那唑,孕三烯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费用昂贵,长期应用有一定的毒副作用[2]。而采用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因为是局部用药,所以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小,并且可以在5年的有效期内通过向宫腔内恒定地释放左炔诺孕酮,有效的达到对子宫腺肌病病灶长期持续治疗的目的,进而缓解症状。现将我科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年龄32~48岁,平均年龄39.3岁。患者均已婚,无生育要求。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B型超声检查子宫不同程度的增大,排除子宫外病灶。于月经第5~7天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严格按照操作指南放置并B型超声监测确定其位置正确。疗效评价:放置后第1、3、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并记录下列情况:(1)痛经的程度;(2)月经量的变化;(3)阴道超声测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对子宫肌层的浸润范围。 2 结果 60例患者中,3个月内痛经程度明显缓解55例,疼经程度有所缓解4例;6个月内疼痛无明显缓解1例。3个月内月经量明显减少54例。6个月内病灶范围在40 mm以下的病灶消失3例,病灶范围在40 mm以上的病灶明显减小2例,病灶范围有所减小但不显著47例,病灶范围未减小8例。6个月内子宫体积略有所减小7例,6个月内子宫体积无明显减小43例。 不良反应:(1)3个月内阴道不规则点滴出血症状16例,半年内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月经,但月经量明显减少;(2)3个月内出现月经紊乱症状11例,半年内症状消失,恢复正常月经,月经量有所减少。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3],且子宫腺肌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对性激素的同步反应率达59.1%[4],因此,抑制在位子宫内膜的药物同时对子宫腺肌病治疗有一定作用[5]。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主要成分是左炔诺孕酮,它以20 mg/24 h的速率释放药物,局部作用于宫腔。它的作用机制为:宫腔局部高浓度的左炔诺孕酮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变薄,子宫内膜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化,动脉管壁增厚,螺旋小动脉被抑制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并影响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6],还可使子宫内膜周围增生、肥大的平滑肌纤维萎缩,子宫体积缩小,经量减少[7];也可以通过调节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表达,降低内膜对雌激素的反应并通过对在位内膜的源头干预,间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缩小内膜异位症的病灶,缓解痛经[8]。在对抗子宫内膜增生的过程中,使用者最初可能出现点滴出血,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对子宫内膜的抑制作用,月经出血持续时间和出血量减少。B型超声随访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变薄,病灶范围及子宫逐渐缩小[9]。且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较口服性激素治疗子宫腺肌病方便、经济、全身性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在基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