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骨保护素;Pilon骨折;低频超声 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是破骨细胞调控的关键因子,其抑制骨吸收过程,能有效的促进骨质愈合,低频超声是近年来研究的经济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两者结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率,节约了医疗成本,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试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41.2岁。所有骨折均为新鲜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患者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营养状况、工作性质、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生素,按确定的方案给药。治疗组术后第1天给予重组人骨保护素0.25 mg?kg-1?d-1(Osteoprotegerin美国安进公司)及低频超声(强度100 mW/cm2,脉冲超声),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临床常规用药外,不再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1.3 观察方法 治疗后每周检查肝肾功能,手术后每隔2周复查Pilon X线片,直至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标准参照外科学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1)局部标准:局部无反常活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2)影像学标准: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3)功能标准: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 kg重物达1 min;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 min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肝功、肾功凡有一项异常为阳性,均有异常不累加)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骨不连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2组愈合时间、肝肾功能异常、骨不连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骨折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过程。内在理化改变及外在营养供给和功能锻炼等均能影响其愈合周期。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骨折愈合也有一定作用,合理均衡的物质摄入对骨损伤修复有促进作用[2,3]。近年来关于骨折早期愈合的研究日新月异,其中骨保护素就是一大生物治疗的热门[4-9],骨保护素防治骨质疏松症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发现。骨保护素由成骨细胞分泌,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它与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组成OPG/RANK/RANKL,OPG通过与RANKL结合,阻断RANK与RANKL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促进骨重吸收过程。低频超声对于骨折愈合的有效促进作用,其可提高骨矿质含量、骨密度及骨的生物学性能,加速整个软骨内化骨过程,超声可引起细胞膜构型变化,上调软骨和骨特异性基因表达,促进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的合成,导致整个骨折修复过程的加速。超声还可使骨折部位血流增加,利于输送正常愈合所需的各种物质[2]。骨保护素及低频超声均能促进骨折愈合,然而两者作为辅助性治疗,不能替代手术固定及常规治疗。此临床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扩展了综合性治疗的范畴,减少了骨愈合延长及骨不连的发生率,丰富了治疗手段,但例数有限不能代表一般情况,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